当前位置: 首页 > 行业

商丘发文加快传统产业发展,打造2000亿级现代食品产业集群|视焦点讯

来源:大河财立方 发布时间:2023-06-07 13:24:50 分享至:

【大河财立方消息】6月7日消息,商丘市政府办公室日前印发《商丘市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发展行动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方案》),目标到2025年,围绕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,推动传统产业迈入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“新赛道”。

《行动方案》提到,到2025年,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2000亿级现代食品产业集群,形成3—5个左右全国知名的绿色健康食品品牌,建成国内领先、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绿色生态食品产业示范区。

支持科迪速冻、福润食品等冷链食品企业,开发预制菜、即热熟食、中式面点、冷鲜果蔬等热点产品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加快推动张弓酒厂改制重组进度,积极复兴民权葡萄酒品牌,持续擦亮“皇沟”“张弓”金字招牌,加快实现商丘酒业振兴。

此外,在装备产业方面,《行动方案》明确,到2025年,装备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,其中“新装备”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。力争在家用机器人、无人机、精密仪器仪表、高端医疗装备、农机装备、金刚石超硬磨削工具等领域实现新突破。发挥冷藏保温车品牌、技术和市场优势,打造全国冷藏保温专用车产业新高地。

打造纺织服装制鞋现代时尚“新品牌”。到2025年,新增5个国内知名品牌,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,培育形成以产品高端制造为基础、以创意设计为核心、以自主品牌为标志的产业体系,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纺织鞋服基地和国内外知名品牌汇聚高地。

《行动方案》还提到,将建设重大产业基地。提升夏邑县、睢县和睢阳区纺织服装制鞋,虞城县、梁园区和永城市绿色食品,民权县制冷装备,虞城县五金工量具等产业基地建设水平,形成分工合理、优势互补、错位发展的新格局。

加快推动危化品生产企业退城入园,做大做强一批专业化工园区。新上传统产业项目原则上一律在相应开发区布局。鼓励龙头企业以资本、技术、品牌为纽带,通过兼并重组、参股控股、改组上市等形式实现强强联合,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、实力强的生产经营主体,提升产业集中度。

同时,在政策支持方面,《行动方案》明确,对于发展前景好、带动能力强的项目,纳入商丘市产业基金支持范围。鼓励引导金融机构细化专项信贷政策,建立精准信贷机制,加大对符合授信政策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。

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融资。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,开展知识产权、股权等抵押质押担保业务及服务。

鼓励有条件的县(市、区)设立产业基金,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。

附全文:

商丘市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发展行动方案

(2023—2025年)

传统产业是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,对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为更好发挥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,加快传统产业高位嫁接、转型升级,实现涅槃重生、提质发展,特制定本方案。

一、总体要求

(一)指导思想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聚焦传统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服务化转型,大力实施新技术嫁接、新模式提质、新链条重塑、新空间拓展、新品牌培育、新生态构建等“六新工程”,以亩均产出提高、集群培育提速、绿色发展提升为主要途径,打造纺织服装制鞋现代时尚“新品牌”,加快优势装备转型智能“新装备”,瞄准食品产业绿色发展“新方向”,推动传统产业通过高位嫁接形成“新制造”,焕发新活力,再造新优势,为建设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强市提供坚实有力支撑。

(二)发展目标。到2025年,围绕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,推动传统产业迈入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“新赛道”,重点实现以下发展目标:

质量效益显著改善。传统产业保持稳定增长,年均增速高于全市制造业平均增速;传统产业利税、利润、全员劳动生产率等主要效益指标实现中高速增长,重点产业盈利能力、能耗降低优于全省平均水平,部分行业领域达到全省领先水平。

发展模式深度变革。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个,每年建成省级智能工厂(车间)10个以上,每年滚动实施亿元以上高位嫁接重点项目10个,传统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服务化水平达到全省一流。

新型化率大幅提升。传统基础材料中衍生新材料比重达到40%以上;传统装备中高端智能“新装备”比重达到60%以上;食品、纺织服装制鞋领域分别创建10个以上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企业(项目、平台及模式等)。

转型生态加速形成。传统产业产业链、创新链、供应链、要素链和制度链实现深度耦合,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“新制造”集群和生态主导型“链主”企业,“新制造”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与竞争力显著增强,并实现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赢发展。

二、主要任务

(一)瞄准食品产业绿色发展“新方向”。发挥商丘粮食主产区优势,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提升本地企业双轮驱动,以面及面制品、乳制品、肉制品、冷链食品、休闲食品、功能食品和酒类产品为重点,加快推进食品工业向品牌化、绿色化、高端化、融合化发展,不断延伸食品产业链、提升价值链、完善供应链。依托五得利面粉、麦客多食品等“链主”企业,研发谷朊粉、麦芽粉、新型蛋白强化面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,着力拓展优质面粉、高档专用粉、方便主食、功能性食品等特色面制品空间。围绕培育科迪乳业、金象乳业等“链主”企业,提高冷链物流仓储能力,研发高端配方系列乳制品、干酪制品和功能性乳制品等,加强境内外优质奶源基地建设,形成从奶牛养殖繁育到乳品加工、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。依托牧原肉食品、贵友食品、桂柳牧业等龙头企业,扩大冷鲜分割肉、速冻肉制品、休闲熟食制品、餐厨肉制品等规模,开发低脂、低盐、低温、新口味等健康产品。支持科迪速冻、福润食品等冷链食品企业,开发预制菜、即热熟食、中式面点、冷鲜果蔬等热点产品。支持名代食品、卢师傅食品等企业开拓面向旅游、航空、高铁等细分市场的坚果、豆制品等休闲食品,研制多档次、多品种的肉类食品、谷物零食、花生食品、冻干食品、休闲饮品等零食产品。充分发挥现有功能食品基础,支持企业研发双蛋白食品、保健食品、药食同源食品、功能饮料等融合产品。加快推动张弓酒厂改制重组进度,积极复兴民权葡萄酒品牌,持续擦亮“皇沟”“张弓”金字招牌,加快实现商丘酒业振兴。深化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,推动重点食品加工企业提升装备智能化水平,提高优质产品、精深加工产品比重,完善原料基地、冷链物流、质量安全等环节,拓展直营直销、电商直播等销售形式,推动商丘从“豫东粮仓”到“国人厨房”再到“世界餐桌”的跨越。到2025年,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2000亿级现代食品产业集群,形成3—5个左右全国知名的绿色健康食品品牌,建成国内领先、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绿色生态食品产业示范区。(责任单位: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农业农村局、市粮食和储备局、市发展改革委、市商务局、市市场监管局)

(二)加快传统装备转型智能“新装备”。巩固提升新型制冷装备、环保装备、专用汽车、精密铸造、智能装备等领域优势,推动大型化、智能化、服务化、成套化转型,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。制冷装备围绕培育雪人压缩机、澳柯玛电器等“链主”企业,加快二氧化碳制冷、氢制冷等技术变革与应用,打造以创新、智能、循环为特征,以价值链为纽带的全制冷装备产业链。专用汽车围绕培育冰熊等“链主”企业,重点发展轻量化、智能化、定制化冷链物流设备、建材运输设备等各类专用及改装车。发挥冷藏保温车品牌、技术和市场优势,打造全国冷藏保温专用车产业新高地。推动五金工量具向精密工量具、数字工量具、智能工量具等方向升级,加快提升产业竞争力。推动有机固废热裂解综合处理利用设备向成套化、智能化、高端化转变,发展“设计+生产+施工+运维+服务”为一体的环保装备产业链。推进关键技术装备、工业软件、工业互联网的集成创新和应用示范,加快开发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智能制造新装备,力争在家用机器人、无人机、精密仪器仪表、高端医疗装备、农机装备、金刚石超硬磨削工具等领域实现新突破。到2025年,装备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,其中“新装备”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。(责任单位: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发展改革委、市科技局、市财政局)

(三)打造纺织服装制鞋现代时尚“新品牌”。发挥商丘棉纺、针织服装、制鞋等领域的集群化、规模化优势,全面提升本地配套能力,加快构建纺织服装制鞋全产业链。拓展产业用纺织纤维生产、非织造、成品应用等纺织产业链,发展特色工艺家纺产品、医疗卫材、汽车安全防护、公共应急特种功能性材料等产业用纺织产品。加大印染关键技术研发力度,支持夏邑县印染产业园创新发展绿色印染技术,重点突破一批印染行业重大共性关键工艺技术。围绕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,引进服装生产、设计企业,发展定制化柔性生产方式,提升创意设计整体水平。大力培育自主品牌,鼓励企业与设计机构对接融合,通过改进优化产品外观、结构和功能,加快发展新一代时尚、功能、智慧服装,提高产品附加值。加强对制鞋领域模具专业、技术专利市场、设计研发平台、品牌孵化基地等补链式建设,引导鞋类生产企业加快功能性产品开发应用,拓展矫正鞋、医美鞋等鞋类产品品类,完善本地鞋材配套能力,打造全品类鞋业基地。引领制鞋企业向鞋材面料高端化、工艺智能化、品牌区域化发展。到2025年,新增5个国内知名品牌,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,培育形成以产品高端制造为基础、以创意设计为核心、以自主品牌为标志的产业体系,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纺织鞋服基地和国内外知名品牌汇聚高地。(责任单位: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发展改革委、市商务局、市市场监管局)

三、重点工程

(一)新技术嫁接工程。

1.打造新技术嫁接竞技场。建设跨界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,依托重点实验室、技术创新中心、产业研究院、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,推行“揭榜挂帅”“赛马制”、首席科学家制等科研组织方式,攻克高端动力电池箔、超细金刚石微粉分散分级工艺、双蛋白食品等一批“卡脖子”技术。促进创新成果转化,打造一批新技术嫁接竞技场,抢占新技术嫁接先机。(责任单位:市科技局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发展改革委)

2.加快新技术嫁接产业化。把新技术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、新模式推广应用作为技术嫁接的落脚点,强化新技术产品推广。开展以改进食品生产技术为目标的中试应用,持续落实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、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等新产品推广政策,着力形成“技术研发—高位嫁接—规模生产—新品应用”的良好生态。强化关键共性技术供给,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工艺水平,支持优质新品拓展国内外市场,提高市场影响力。到2025年,力争推广50个新技术嫁接新产品。(责任单位: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科技局、市市场监管局、市财政局)

(二)新模式提质工程。

1.强化智能制造提效。大力发展智能制造,利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互联网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推动传统制造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转型,建设一批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智能车间、智能工厂和标杆企业,引导智能制造“链主”企业向上下游企业推广解决方案,带动全产业链数字化提升,提高传统制造业效能。到2025年,力争在高位嫁接的传统产业领域创建10家省级智能工厂(车间)。(责任单位:市工业和信息化局)

2.推进服务型制造增值。加快传统产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,重点推动装备制造企业向集工程设计、安装调试、产品租赁、个性化定制等于一体的服务型制造转型。支持食品工业发展中央厨房、私人定制、健康管理等新业态,纺织服装制鞋开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定制服务。加快钢铁、有色、建材、化工企业向产品和专业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,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耦合共生。到2025年,力争建成10个省级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企业(项目、平台、模式等)。(责任单位: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发展改革委)

3.突出绿色制造降碳。围绕化工、钢铁等重点行业,研究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,利用原料替代、过程削减和末端处理等手段,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,开展碳捕集、利用、封存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。发展绿色低碳服务业,建设绿色低碳技术咨询服务体系,探索创新合同降碳管理、低碳整体解决方案等新模式。持续开展绿色设计产品、绿色工厂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创建。支持建设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、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、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及骨干企业。严格落实能耗“双控”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、碳排放强度控制和环境空气质量目标控制要求,遏制“两高”项目盲目发展。(责任单位: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发展改革委、市生态环境局)

(三)新链条重塑工程。

1.培育优势产业链。推动传统产业高位嫁接,强化关键技术、材料、零部件、整机、后端服务全链条培育,着力形成一批“新制造”优势产业链。巩固提升高端装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,做强纺织、食品等产业链优势环节,加快化工产业链向精细化工等产业链延伸,形成精深加工、高端与终端产品制造新优势,推动优势产业链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。(责任单位: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发展改革委、市住房城乡建设局、市农业农村局)

2.强化产业链项目支撑。全面梳理产业链关键节点和供应链瓶颈,积极承接国内外传统产业高位嫁接项目,鼓励本土企业新上“新型化”产业项目,着力引进和建设一批重大补短板项目,持续强化重点产业链的项目支撑。建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库,加快推进商丘食品工业园、河南金艺科技产业园、五洲国际鞋业产业园等项目建设。到2025年,力争实施20个投资亿元以上高位嫁接项目。(责任单位:市发展改革委、市商务局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)

(四)新空间拓展工程。

1.建设重大产业基地。综合考虑环境容量、资源禀赋、产业基础、区位优势、要素保障等因素,指导各县(市、区)做好产业布局调整工作。提升园区能源、给排水、污水集中处理等基础设施承载能力,通过资源要素集约利用、污染物和废弃物集中治理与深度再利用等途径,减低企业经营成本。提升夏邑县、睢县和睢阳区纺织服装制鞋,虞城县、梁园区和永城市绿色食品,民权县制冷装备,虞城县五金工量具等产业基地建设水平,形成分工合理、优势互补、错位发展的新格局。(责任单位: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发展改革委、市财政局)

2.加快产业入区发展。以开发区为主载体,积极引导传统产业企业入(开发)区发展,提升开发区主导产业能级。加快推动危化品生产企业退城入园,做大做强一批专业化工园区。新上传统产业项目原则上一律在相应开发区布局。鼓励龙头企业以资本、技术、品牌为纽带,通过兼并重组、参股控股、改组上市等形式实现强强联合,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、实力强的生产经营主体,提升产业集中度。(责任单位:市发展改革委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财政局、市应急局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)

(五)新品牌培育工程。

1.提升传统产业新产品质量。加快传统产业嫁接新技术产品关键共性技术研发、规模化市场拓展,提高嫁接新产品的内在质量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。加快重点行业产品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,完善新产品质量管理和相关认证体系,着力形成一批特色优势拳头产品,加大宣传推广力度,更快抢占国内外市场。(责任单位:市市场监管局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科技局、市商务局)

2.打响商丘传统制造新品牌。结合实施增品种、提品质、创品牌“三品”战略,优中选优,支持一批新产品创建区域品牌,推动一批性能稳定、质量可靠、市场美誉度高的品牌创建国家级品牌。支持第三方品牌服务机构对新产品开展管理咨询、品牌策划、市场推广等专业化服务,鼓励新产品参选国内国际品牌价值排行榜。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和各类展会平台宣传商丘产品,塑造品牌形象,将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、新技术、新业态打造成商丘的闪亮名片。到2025年,打造10个传统制造新品牌。(责任单位:市市场监管局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商务局)

3.加强新产品标准化建设。加强传统产业新产品标准化战略研究,支持企业主持或参与地方标准、行业标准、国家标准、国际标准制定与修订,建立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,落实与国际接轨的产品认证制度。鼓励开展国际对标,支持企业以高于国家、国际标准生产新产品。(责任单位:市市场监管局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商务局)

(六)新生态构建工程。

1.强化政策引导。统筹各级各类财政专项资金,发挥基金作用,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。对于发展前景好、带动能力强的项目,纳入商丘市产业基金支持范围。鼓励引导金融机构细化专项信贷政策,建立精准信贷机制,加大对符合授信政策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。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融资。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,开展知识产权、股权等抵押质押担保业务及服务。推动符合条件的传统产业认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,落实税收优惠政策。鼓励有条件的县(市、区)设立产业基金,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。(责任单位:市财政局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发展改革委、市科技局、市金融工作局、市税务局、人行商丘市中心支行、商丘银保监分局)

2.建设人才高地。优化高校和职业院校专业设置,聚焦传统产业新技术、新业态,强化自动化焊接、食品智能加工、装配式建筑智能制造、服装加工设计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。依托知名企业和重点项目,采取项目聘用、技术入股等形式,大力引进一批高端专业人才。积极对接食品领域知名高校,引进生物发酵工程、酶工程等学科人才,力争在新型食品原料及分子食品研发方向取得突破。鼓励职业院校举办面向我市服装行业的服装设计、品牌策划、电商运营以及版型师、陈列师等方面的专业培训。(责任单位:市教育体育局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、市科技局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)

3.优化资源配置。进一步提高与企业生产紧密相关的水、电、气、热等要素保障能力,降低企业生产成本。强化产业用地保障,将高位嫁接、转型升级并符合相关条件的项目纳入新兴产业用地、混合用地、弹性用地适用范围,降低项目用地成本,缩短用地报批周期。对于重大项目在环境容量、碳排放、能耗指标等方面给予倾斜。(责任单位:市发展改革委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、市生态环境局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)

四、保障措施

(一)强化组织实施。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发展各项工作。各县(市、区)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,明确组织架构与职能定位,制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、工作进程,切实做到责任明晰、组织有效、工作到位、反馈及时。(责任单位: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,各县<市、区>人民政府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)

(二)创新工作机制。将传统产业中高端产品与制造环节纳入战略新兴产业统计范围,对新产品占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超过50%的企业,可认定为战略性新兴企业。创新环保治理管控机制,对符合条件、标准的企业实施“降级管控”。深入开展全市“万人助万企”活动,积极推动各类问题协调解决。(责任单位: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发展改革委、市统计局、市生态环境局)

(三)加强督导考评。市制造强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机制,提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效在县(市、区)发展综合考评中的比重,明确重大工作和重点项目,凝聚市、县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、企业合力,确保各项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。(责任单位:市工业和信息化局,各县<市、区>人民政府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)

责编:史健 | 审校:陈筱娟 | 审核:李震 | 监制:万军伟

关键词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太平洋礼仪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22016495号-17   联系邮箱:93 96 74 66 9@qq.com